纺织业小作坊如何蝶变绿色环保龙头企业?土生土长的“湖州籍”企业美欣达是 用一泉“金融活水”完成“绿色蝶变”,获得新生。
美欣达集团创始于1993年,从一家以纺织印染为主营业务的小型民营企业起步。随着纺织业普遍遭遇困境,美欣达集团苦苦寻求蝶变之路。
垃圾发电产业虽好,但前期投资也很重。“虽然现在融资运作多元化,但公司项目大多数跨地区,所以银行的支持非常重要。”美欣达集团副总裁方明康向记者表示。
2008年美欣达集团建成了第一座垃圾发电工程。2017年9月,美欣达集团大力发展的垃圾发电板块通过重大资产重组成功上市,成为其正式从纺织印染产业转型环保产业的里程碑。如今,美欣达集团已经发展壮大成为旗下拥有浙江省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的浙江旺能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以环保能源为主营业务之一的大型民企。
为什么绿色金融能够有效赋能绿色环保产业?为美欣达等一系列企业提供“绿色贷款”的华夏银行湖州分行给出了绿色金融的湖州实践。
——溯源
“顶层 基层”持续推动绿色金融
“绿色金融”概念的正式确立大概要从2016年说起。2016年8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七部委印发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提出“绿色金融”的定义为: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
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2016 年以来,中国沿着顶层推动和基层探索两条路径,持续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据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此前介绍,从2016年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发行量跃居世界首位以来,历年发行量和存量规模都居全球前列。绿色贷款余额连年增长,在全部企业贷款中占比接近10%。
央行11月发布的《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18)》显示,国内绿色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品服务创新不断涌现。2018年,中国共发行绿色债券超过2800 亿元,绿色债券存量规模接近6000 亿元,位居全球前列。2018年绿色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合计224.2亿元。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绿色信托、绿色 PPP、绿色租赁等新产品、新服务和新业态不断涌现,有效拓宽了绿色项目的融资渠道,降低了融资成本和项目风险。
俯瞰湖州市 (人民网 张玫 摄)
为推动中国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目标2017年6月国务院批准了在浙江、江西、广东、贵州和新疆五省(区)八地(市)建设绿色金融试验区。至此,湖州成为首批“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据国务院部署,中国绿色金融试验区的五项主要任务是:鼓励中国金融机构加强绿色金融业务,促进绿色信贷、绿色保险和绿色债券发行,探索建立环境权益交易市场,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以及建立绿色金融风险防范机制。
为完成中绿色金融试验区任务,踏上绿色金融发展这趟“高速列车”,近年来,华夏银行湖州分行立足湖州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投入到绿色金融发展推动全行升级转型的工作当中。
——突破
“五专模式”保障高效运行
像美欣达集团的绿色转型一样,将传统的民营企业变为绿色龙头企业,将城市垃圾“生产者”变为“无废城市”建设者、城市固体废弃物综合服务者以及“两山经济”的探索者和践行者,是实现绿色金融发展的初心。在浙江,还有一大批民营企业用实际行动践行这一初心。
连续多年位于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浙江优秀民营企业——浙江大东吴集团则是其中之一。
浙江大东吴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集建筑、房产和工贸业为一体的综合型企业。由传统产业走向绿色转型和升级改造,离不开银行信贷资金扶持。
2018年以来,大东吴集团不断有符合绿色产业准入标准的新项目新产业链落成。如建成“智能绿色工厂”和“现代化绿色建筑产业”的生产工厂项目。企业项目总额的逐步增长随之也带来了应收账款增加,回款周期较长的问题。
“为支持大东吴集团符合绿色建筑主题政策的重点项目落地,华夏银行湖州分行为我们提供了绿色信贷,以项目贷款的方式与大东吴集团进行合作。”大东吴集团总裁吴淑英介绍,“华夏银行湖州分行根据集团子公司浙江大东吴集团建设有限公司营业特点,通过‘绿贷通’等平台给予了大东吴集团多种产品支持,包括贷款、银行承兑汇票、国内信用证、福费廷业务等”。
华夏银行湖州分行充分运用“绿贷通”平台助推绿色信贷业务发展,满足企业融资需求的同时也降低贷款周转利率和企业融资成本。
为了达成绿色金融发展目标,华夏银行湖州分行积极探索绿色金融业务发展的“五专模式”:专营机构、专用审批通道、专业化项目识别认证、专项信贷规模、专项考核。
为此,华夏银行湖州分行专门成立了绿色金融部,承担绿色信贷政策制定和传导、绿色产品创新、绿色行业调研等工作,为全行的绿色金融业务发展提供中后台信贷支持。此外,湖州分行还坚持“一把手”负责制,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对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工作小组的推动作用,定期召开工作例会,自上而下层层传导和践行绿色金融战略,深化绿色金融跨部门联动机制,加快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
据了解,目前“五专模式”运行良好并逐步完善,在夯实短期业务发展基础的同时,确保了业务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据华夏银行杭州分行行长闫炯智介绍,“截至9月末,华夏银行杭州分行绿色信贷余额130.90亿元,表内外绿色金融业务余额达207亿元,其中绿色信贷业务在华夏银行全行系统内占比超过六分之一。”
——引领
“商行 投行”引领产业转型
要搞绿色金融,资金不够怎么办?为了拓宽绿色金融资金来源,今年以来,华夏银行湖州分行致力于探索“商行 投行”的业务模式,带动绿色金融业务发展,以便为客户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方案。
“商行 投行”模式,即国内大型商业银行顺应银行业混业经营的大趋势,既在银行内部大力发展投行业务,又与各自集团内外的证券公司投行部门展开多种形式、更加深入紧密的业务联动关系。
华夏银行湖州分行依托总行资产管理部作为境内首家加入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组织(PRI)的商业银行资产管理机构成员,全力做好总行ESG理念投资系列首支理财产品的发行和销售,抢抓绿色债券主动投资新契机,落地杭州分行首笔理财资金绿色债投资业务。
与世界银行的合作也使华夏银行湖州分行找到了绿色金融的切入口。去年10月落地浙江省内同业首笔800万美元世行转贷项目贷款,用于湖州安吉地区某央企子公司“35MW农光互补项目”建设。
湖州建筑夜景(人民网 张玫 摄)
除此之外,华夏银行湖州分行也十分重视绿色信贷的数据管理工作。在授信准入和审批环节严格落实绿色信贷标识的“双审核原则”,由绿色金融部和风险与合规管理部共同审核业务是否纳入绿色信贷范畴,杜绝一切“漂绿”行为。
“湖州分行将募集的资金主要用于自然保护生态修复及灾害防控项目、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项目、节能环保产业、海绵城市建设等项目。”湖州分行副行长陈建平说。
“到三季度末,华夏银行湖州分行‘绿色信贷’余额50.2亿元,较年初增加6.26亿元,增幅为14.25%;绿色信贷项目共45个,户均融资金额为1.1亿元,‘绿色金融’业务合计规模达79.2亿元。”华夏银行湖州分行副行长陈建平向记者介绍,“更多信贷资金流向绿色实体经济类项目和重点建设项目,结构趋向合理。”
“华夏银行湖州分行将继续发挥产业基金推进绿色重点项目和绿色实体经济的引擎作用,支持湖州向着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迈进。”陈建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