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业国际竞争力减弱问题不容忽视
信息来源:1textile.com 时间: 2013-06-06 浏览次数:1022
“纤维结构调整仍有不小空间,但目前过大的国内外棉价差也对纺织行业的竞争力产生了重大影响,以棉纺为主的纺织中小企业困难尤为突出。”6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在2013中国国际棉纺织会议暨中国国际纺织原料市场会上表示,纺织业需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对纺织至关重要的国际市场需求形势也较上年有所改善。数据显示,纺织国际订单指数持续增长,出口规模有所扩大。前4个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为825.35亿美元,同比增长16.24%。其中,服装出口快于纺织品,服装出口额达482.71亿美元,同比增长19.87%。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信息统计部处长刘欣表示,服装出口增长主要来自于价格拉动,从数据来看,前4月服装出口价格提升11.83%,服装出口数量提升7.19%。这与一季度中经服装产业景气指数的表现基本一致:一季度,服装行业生产者出厂价格较上年同期上涨1.3%。服装市场需求的持续回暖,有望使行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企稳回升,劳动力成本以及上游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也将逐渐传导至下游。
尽管目前行业的生产、出口、内销等指标处于平稳上升区间,但整个行业国际竞争力日趋减弱的问题却不容忽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高勇说,尽管2009年我国纺织出口接近10%的负增长,但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却提高了3%到4%,纺织的国际市场份额大大扩展。与此相反,2011年下半年以来,我们在主要市场的占有率都略有下降,导致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原材料的制约,尤其是棉花内外价差的居高不下,给纺织企业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虽然今年国内外棉价差有所缩小,但目前来看,国内外价差很有可能长期存在,抵御原料成本压力或许要打‘持久战’。”参加中国国际纺织原料市场会议的企业代表表示,提高附加值是行业指向,也是企业近些年转型升级的主要途径,但高附加值的订单需要高品质的棉作原料支撑,目前的现状则是企业大多拿不到好棉,尤其是中小棉纺企业,时刻面临停产关厂的窘境。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表示,对于纤维加工产业来说,高品质原料的稳定、合理供应是行业实现平稳健康发展的根基。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国内棉花种植效率过低,种植成本及市场价格过高,品质逐年下降,不能很好满足纺织企业需要,国内的棉花总量及单产优势难以为下游加工产业链创造市场竞争优势。二是棉花收储管理措施未能充分结合国内外市场供需形势,造成国内棉价持续大幅高于国际市场,纺织企业市场竞争力严重受损。再加上化纤仿真技术、废旧纤维再生利用技术等仍需加强研发攻关,短期内还难以缓解纤维供给短缺矛盾。
面对当前纺织行业中出现的棉制品国际市场份额下降、企业减产停产、效益下滑等问题,业内专家指出,产业链上游原料供给管理体制与下游市场竞争机制严重不对接是问题根源,在鼓励企业持续创新、加快调整的同时,也需尽快有效解决原料供给难题,保障行业平稳发展、顺利转型。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纺织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