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西进 重庆可站在巨人肩上织“钱程”
信息来源:1textile.com 时间: 2012-11-26 浏览次数:528
纺织产业是中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目前,无论产业规模、技术还是价格,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纺织产业能和我们国家抗衡。
在如今全球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重庆发展化纤纺织产业是一个绝好的契机。
纺织不但不是“夕阳产业”,而且应该是“朝阳产业”,其产品将会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商报记者 罗婧11月21日,2012中国(涪陵)聚酯产业链可持续发展及产业转移论坛在涪陵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和行业代表紧紧围绕当前化纤行业经济发展的特点、走势以及行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中国化纤纺织产业发展究竟面临怎样的挑战?为何向西部转移?重庆发展化纤纺织产业有何优势,前景如何?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勇在接受重庆商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在如今全球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重庆发展化纤纺织产业是一个绝好的契机。
发展现状中国纺织业竞争力没人能抗衡重庆商报:纺织产业是我国传统的优势产业,您如何评价我国纺织产业的发展现状?
高勇:首先,纺织产业是中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目前,无论产业规模、技术还是价格,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纺织产业能和我们国家的抗争。我曾经和美国纺织产业联合会谈判的时候,对方会长曾这样形容“中国的纺织产业是大象,美国的纺织产业只是小狗”,我们的竞争力是世界公认的。
其次,中国的纺织业已经不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现在还有人听到发展纺织就以为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这种观念已经过时了。现在,除了服装制造还需要缝纫机一针一线缝出来之外,其余很多产业都实现了自动化。像纺纱织布、印染都已经出现了全自动化车间。过去纺一万锭纱需要300人,现在只需要16个人,纺纱车间根本看不到人了。
外需下降 国外贸易保护主义加剧重庆商报:中纺联数据显示,今年1~9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1926.93亿美元,同比仅增长1.04%。继续面临外需疲软、订单转移明显及国外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等困难。您认为造成这些困难的原因有哪些?
高勇:这背后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国际市场低迷。过去20年,我国纺织产业每年平均增长量都超过20%,而今年大概是零增长,这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第二次没有增长,上一次是2009年的金融危机,使我国纺织产业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今年国际市场需求下降,美国和日本还有2%~3%的增长,欧盟国家则是百分之十几的负增长。这是国际市场低迷,造成我国出口总量的下降。
其次,国际市场低迷和欧债危机引发了我国国内消费需求信心的不足。现在中国老百姓兜里的钱多了,但是不敢消费了,造成我们内需增长比前几年低。过去纺织品消费占社会消费零售总额21%以上,今年上半年开始陆续下降到17%,到9月份只有14%,内需的信心不足也造成纺织产业销售额的下降。
第三,化纤纺织产品规模发展过快,造成了竞相杀价、恶性竞争。特别突出的产业有涤纶长丝,今年6月份,协会召开会议,要求主要企业减产10%,6月份以后价格就基本稳定下来。
有数据显示今年纺织产业利润率下滑了52%,事实上是去年的效益实在太好了,造成今年利润率出现数据上的大幅度下滑,但今年并非纺织产业发展最坏的年头。
产业未来应用广泛 纺织业是“朝阳产业”
重庆商报:目前,人们更重视发展IT等高新技术产业,纺织则被看作附加值不高的落后产业,甚至被称作“夕阳产业”,您怎么看?
高勇:发展化纤纺织产业,对国内很多不熟悉这一行业的人包括部分政府官员,都存在一些误解。
现在的纺织已远远超越了过去解决人类穿衣盖被、遮羞保暖的概念。纺织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包括食物、喝的饮用水都和纺织有关。比如饮用水的过滤设备就是使用化纤纺织纤维来过滤。今后,人类要解决淡水不足的问题,需要依靠海水淡化,而现在我国几个大的海水淡化公司,使用的设备都用到了化纤纺织材料。
实际上随着科学的发展,各种学科逐渐交叉,可以说我们现在所有的高新技术在纺织领域都有体现,而且纺织本身也涌现了很多高新技术。因此纺织不但不是“夕阳产业”,而且应该是“朝阳产业”,其产品将会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化纤纺织将推动“美丽中国”建设重庆商报: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您认为发展化纤纺织产业对建设“美丽中国”会有哪些积极作用?
高勇:有的人认为发展化纤纺织产业会造成环境污染其实是误解。如果用十年前、二十年前的技术的确会在排水、排气等方面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但现在有了规范的管理和更先进的技术手段,已经基本解决了。
发展化纤纺织不但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在城市建设等领域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中国纺织工业看,纺织的三大领域包括服装、家用纺织品和产业用纺织品。其中,产业用纺织品的比例在日本和德国超过了60%,美国超过40%,中国刚刚达到20%。比如建设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水库大坝用到的土工布,建筑用的膜材料,医用的人造皮肤、人造血管,甚至火箭的整流罩,这些都是“织”出来的。因此发展化纤纺织产业将对“美丽中国”的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重庆机会承接产业转移 创新是关键重庆商报:从中央鼓励纺织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到企业自发向中西部转移,您认为原因有哪些?重庆在发展化纤纺织产业上有哪些优势?发展好化纤纺织产业的关键点在哪里?
高勇:中国的纺织业过去是出口拉动型,产能都集中在沿海地区,特别是集中在广州、浙江、福建、江苏、山东五省,这几个地方的产能超过了全国总产能的85%。这是因为沿海地区信息快捷、交通方便、港口邻近。
现在,我国纺织产业由出口拉动型变成内需推动型。这使得产业向需求集中的地方转移,而从制造成本角度讲要向制造成本低的地方转移。这两个原因使我们必然要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而西部地区肯定以重庆和成都为中心,现在成都已经形成了服装制造和家用纺织品制造的规模制造,这就是需求,这些制造需要原料,不光是棉花,还要大量的化纤。因此,重庆就可以涪陵的蓬威石化生产的PTA原料,配套涤纶纤维生产企业,形成一个大规模的原材料加工基地,这样在西南地区就有了一个以重庆和成都为中心的、极具竞争力的纺织产业链。
如今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重庆发展化纤纺织产业是一个绝好的契机。重庆发展好化纤纺织产业的关键就是技术创新,现在重庆已经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东部企业已经有了很先进的纺织技术,但重庆不能依靠“拿来主义”,一定要技术创新,比东部更先进才能更具竞争力。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纺织网证实,仅供您参考